计算机操作系统

Computer Operation System

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作者(授课教师): 周文


第4章 存储器管理

一、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1. 在计算机执行时,几乎每一条指令都涉及对存储器的访问,因此要求对存储器的访问速度能跟得上处理机的运行速度。
  2. 存储器的速度必须非常快,能与处理机的速度相匹配,否则会明显地影响到处理机的运行。此外还要求存储器具有非常大的容量,而且存储器的价格还应很便宜。

1.1 多层结构的存储器系统

  1. 存储器的多层结构 对于通用计算机而言,存储层次至少应具有三级:

    最高层为CPU寄存器,中间为主存,最底层是辅存。

    在较高档的计算机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功能细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磁盘缓存、固定磁盘、可移动存储介质等6层。如图4-1所示。

    1. 可执行存储器

      • 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层次中,寄存器和主存储器又被称为可执行存储器
      • 对于存放于其中的信息,与存放于辅存中的信息相比较而言,计算机所采用的访问机制是不同的,所需耗费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 进程可以在很少的时钟周期内使用一条load或store指令对可执行存储器进行访问。但对辅存的访问则需要通过I/O设备实现。
      • 因此,在访问中将涉及到中断、设备驱动程序以及物理设备的运行,所需耗费的时间远远高于访问可执行存储器的时间,一般相差3个数量级甚至更多。

1.2 主存储器与寄存器

  1. 主存储器

    • 主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部件,用于保存进程运行时的程序和数据,也称可执行存储器
  1. 寄存器

    • 寄存器具有与处理机相同的速度,故对寄存器的访问速度最快,完全能与CPU协调工作,但价格却十分昂贵,因此容量不可能做得很大。

1.3 高速缓存和磁盘缓存

  1. 高速缓存

    • 高速缓存是现代计算机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是介于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的存储器,主要用于备份主存中较常用的数据,以减少处理机对主存储器的访问次数,这样可大幅度地提高程序执行速度。
    • 高速缓存容量远大于寄存器,而比内存约小两到三个数量级左右,从几十KB到几MB,访问速度快于主存储器。
  1. 磁盘缓存

    • 由于目前磁盘的I/O速度远低于对主存的访问速度,为了缓和两者之间在速度上的不匹配,而设置了磁盘缓存,主要用于暂时存放频繁使用的一部分磁盘数据和信息,以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
    • 但磁盘缓存与高速缓存不同,它本身并不是一种实际存在的存储器,而是利用主存中的部分存储空间暂时存放从磁盘中读出(或写入)的信息。
    • 主存也可以看作是辅存的高速缓存,因为,辅存中的数据必须复制到主存方能使用,反之,数据也必须先存在主存中,才能输出到辅存。

二、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2.1 程序的装入

  1. 绝对装入方式(Absolute Loading Mode)

    • 当计算机系统很小,且仅能运行单道程序时,完全有可能知道程序将驻留在内存的什么位置。此时可以采用绝对装入方式。用户程序经编译后,将产生绝对地址(即物理地址)的目标代码
  2. 可重定位装入方式(Relocation Loading Mode)

    • 绝对装入方式只能将目标模块装入到内存中事先指定的位置,这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

    • 而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编译程序不可能预知经编译后所得到的目标模块应放在内存的何处。

    • 因此,对于用户程序编译所形成的若干个目标模块,它们的起始地址通常都是从0开始的,程序中的其它地址也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计算的。

  3. 动态运行时的装入方式(Dynamic Run-time Loading)

    • 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可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中任何允许的位置,故可用于多道程序环境。
    • 但该方式并不允许程序运行时在内存中移动位置。   

2.2 程序的链接

  1. 静态链接(Static Linking)方式

    • 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

    • 在图4-4(a)中示出了经过编译后所得到的三个目标模块A、B、C,它们的长度分别为L、M和N。在模块A中有一条语句CALL B,用于调用模块B。在模块B中有一条语句CALL C,用于调用模块C。B和C都属于外部调用符号,在将这几个目标模块装配成一个装入模块时,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 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

      (2) 变换外部调用符号。

  2. 装入时动态链接(Load-time Dynamic Linking)

    • 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链接方式。

    • 即在装入一个目标模块时,若发生一个外部模块调用事件,将引起装入程序去找出相应的外部目标模块,并将它装入内存,还要按照图4-4所示的方式修改目标模块中的相对地址。装入时动态链接方式有以下优点:

      (1) 便于修改和更新。

      (2) 便于实现对目标模块的共享。

  1. 运行时动态链接(Run-time Dynamic Linking)

    • 在许多情况下,应用程序在运行时,每次要运行的模块可能是不相同的。但由于事先无法知道本次要运行哪些模块,故只能是将所有可能要运行到的模块全部都装入内存,并在装入时全部链接在一起。显然这是低效的。
    • 因为往往会有部分目标模块根本就不运行。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作为错误处理用的目标模块,如果程序在整个运行过程中都不出现错误,则显然就不会用到该模块。

三、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3.1 单一连续分配

3.2 固定分区分配

  1. 划分分区的方法

    • 可用下述两种方法将内存的用户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分区:

      (1) 分区大小相等(指所有的内存分区大小相等)。

      (2) 分区大小不等。

  2. 内存分配

    • 为了便于内存分配,通常将分区按其大小进行排队,并为之建立一张分区使用表,其中各表项包括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及状态(是否已分配),如图4-5所示

3.3 动态分区分配

  1. 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 为把一个新作业装入内存,须按照一定的分配算法,从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中选出一分区分配给该作业。
    • 由于内存分配算法对系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故人们对它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于是产生了许多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1. 分区分配操作

    1) 分配内存

    • 系统应利用某种分配算法,从空闲分区链(表)中找到所需大小的分区。

    • 设请求的分区大小为u.size,表中每个空闲分区的大小可表示为m.size

      2) 回收内存

      • 当进程运行完毕释放内存时,系统根据回收区的首址,从空闲区链(表)中找到相应的插入点,此时可能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之一:

        (1) 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分区F1相邻接,见图4-9(a)。此时应将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分区合并,不必为回收分区分配新表项,而只需修改其前一分区F1的大小。

        (2) 回收分区与插入点的后一空闲分区F2相邻接,见图4-9(b)。此时也可将两分区合并,形成新的空闲分区,但用回收区的首址作为新空闲区的首址,大小为两者之和。

        (3) 回收区同时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分区邻接,见图4-9(c)。此时将三个分区合并,使用的表项和的首址,取消的表项,大小为三者之和。

        (4) 回收区既不与邻接,又不与邻接。这时应为回收区单独建立一个新表项,填写回收区的首址和大小,并根据其首址插入到空闲链中的适当位置。图4-10示出了内存回收时的流程。

3.4 基于顺序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1. 首次适应(first fit,FF)算法

    • 我们以空闲分区链为例来说明采用FF算法时的分配情况。FF算法要求空闲分区链以地址递增的次序链接。
    • 在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直至找到一个大小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为止。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请求者,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链中。
    • 若从链首直至链尾都不能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分区,则表明系统中已没有足够大的内存分配给该进程,内存分配失败,返回。
  1. 循环首次适应(next fit,NF)算法

    • 为避免低址部分留下许多很小的空闲分区,以及减少查找可用空闲分区的开销,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在为进程分配内存空间时,不再是每次都从链首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下一个空闲分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从中划出一块与请求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
  2. 最佳适应(best fit,BF)算法

    • 所谓“最佳”是指,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总是把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避免“大材小用”。
    • 为了加速寻找,该算法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其容量以从小到大的顺序形成一空闲分区链。
  1. 最坏适应(worst fit,WF)算法

    • 由于最坏适应分配算法选择空闲分区的策略正好与最佳适应算法相反:它在扫描整个空闲分区表或链表时,总是挑选一个最大的空闲区,从中分割一部分存储空间给作业使用,以至于存储器中缺乏大的空闲分区,故把它称为是最坏适应算法。

3.5 基于索引搜索的动态分区分配算法

  1. 快速适应(quick fit)算法

    • 该算法又称为分类搜索法,是将空闲分区根据其容量大小进行分类,对于每一类具有相同容量的所有空闲分区,单独设立一个空闲分区链表,这样系统中存在多个空闲分区链表。
    • 同时,在内存中设立一张管理索引表,其中的每一个索引表项对应了一种空闲分区类型,并记录了该类型空闲分区链表表头的指针。
  1. 伙伴系统(buddy system)

    • 该算法规定,无论已分配分区或空闲分区,其大小均为2的次幂(k为整数,)。

    • 通常是整个可分配内存的大小(也就是最大分区的大小)。假设系统的可利用空间容量为 个字节,则系统开始运行时,整个内存区是一个大小为的空闲分区。

    •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划分,将会形成若干个不连续的空闲分区,将这些空闲分区按分区的大小进行分类。对于具有相同大小的所有空闲分区,单独设立一个空闲分区双向链表,这样,不同大小的空闲分区形成了个空闲分区链表。

    • 在伙伴系统中,对于一个大小为,地址为的内存块,其伙伴块的地址则用表示,其通式为:

  2. 哈希算法

    • 在上述的分类搜索算法和伙伴系统算法中,都是将空闲分区根据分区大小进行分类,对于每一类具有相同大小的空闲分区,单独设立一个空闲分区链表。
    • 在为进程分配空间时,需要在一张管理索引表中查找到所需空间大小所对应的表项,从中得到对应的空闲分区链表表头指针,从而通过查找得到一个空闲分区。
    • 如果对空闲分区分类较细,则相应索引表的表项也就较多,因此会显著地增加搜索索引表的表项的时间开销。

3.6 动态可重定位分区分配

  1. 紧凑

    • 连续分配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个系统或用户程序必须被装入一片连续的内存空间中。

    • 当一台计算机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它的内存空间将会被分割成许多小的分区,而缺乏大的空闲空间。

    • 即使这些分散的许多小分区的容量总和大于要装入的程序,但由于这些分区不相邻接,也无法把该程序装入内存。

  2. 动态重定位

    • 2.1节中所介绍的动态运行时装入的方式中,作业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仍然都是相对(逻辑)地址。

    • 将相对地址转换为绝对(物理)地址的工作被推迟到程序指令要真正执行时进行。为使地址的转换不会影响到指令的执行速度,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数据)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 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

       

  1. 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算法

    • 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算法与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基本上相同,差别仅在于:

    • 在这种分配算法中,增加了紧凑的功能。通常,当该算法不能找到一个足够大的空闲分区以满足用户需求时,如果所有的小的空闲分区的容量总和大于用户的要求,这时便须对内存进行“紧凑”,将经“紧凑”后所得到的大空闲分区分配给用户。如果所有的小的空闲分区的容量总和仍小于用户的要求,则返回分配失败信息。

       

四、对换(Swapping)

4.1 多道程序环境下的对换技术

  1. 对换的引入

    •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一方面,在内存中的某些进程由于某事件尚未发生而被阻塞运行,但它却占用了大量的内存空间,甚至有时可能出现在内存中所有进程都被阻塞,而无可运行之进程,迫使CPU停止下来等待的情况;
    • 另一方面,却又有着许多作业,因内存空间不足,一直驻留在外存上,而不能进入内存运行。显然这对系统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且使系统吞吐量下降。
  2. 对换的类型

    • 在每次对换时,都是将一定数量的程序或数据换入或换出内存。
    • 根据每次对换时所对换的数量,可将对换分为如下两类: (1) 整体对换。 (2) 页面(分段)对换。

4.2 对换空间的管理

  1. 对换空间管理的主要目标

    在具有对换功能的OS中,通常把磁盘空间分为文件区对换区两部分。

    1) 对文件区管理的主要目标

    2) 对对换空间管理的主要目标

  1. 对换区空闲盘块管理中的数据结构

    • 为了实现对对换区中的空闲盘块的管理,在系统中应配置相应的数据结构,用于记录外存对换区中的空闲盘块的使用情况。
    • 其数据结构的形式与内存在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所用数据结构相似,即同样可以用空闲分区表或空闲分区链。
    • 在空闲分区表的每个表目中,应包含两项:对换区的首址及其大小,分别用盘块号盘块数表示。
  2. 对换空间的分配与回收

    • 由于对换分区的分配采用的是连续分配方式,因而对换空间的分配与回收与动态分区方式时的内存分配与回收方法雷同。
    • 其分配算法可以是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等。
    • 具体的分配操作也与图4-8中内存的分配过程相同。

4.3 进程的换出与换入

  1. 进程的换出

    • 对换进程在实现进程换出时,是将内存中的某些进程调出至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空间。

    • 换出过程可分为以下两步:

      (1) 选择被换出的进程。

      (2) 进程换出过程。

  1. 进程的换入

    • 对换进程将定时执行换入操作,它首先查看PCB集合中所有进程的状态,从中找出“就绪”状态但已换出的进程。
    • 当有许多这样的进程时,它将选择其中已换出到磁盘上时间最久(必须大于规定时间,如2s)的进程作为换入进程,为它申请内存。
    • 如果申请成功,可直接将进程从外存调入内存;如果失败,则需先将内存中的某些进程换出,腾出足够的内存空间后,再将进程调入。

五、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1) 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2)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3) 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5.1 分页存储管理的基本方法

  1. 页面和物理块

    (1)页面。

    (2)页面大小。

  1. 地址结构

    • 分页地址中的地址结构如下:

    • 对某特定机器,其地址结构是一定的。若给定一个逻辑地址空间中的地址为A,页面的大小为L,则页号P页内地址d可按下式求得:

  2. 页表

    • 在分页系统中,允许将进程的各个页离散地存储在内存的任一物理块中,为保证进程仍然能够正确地运行,即能在内存中找到每个页面所对应的物理块,系统又为每个进程建立了一张页面映像表,简称页表

5.2 地址变换机构

  1. 基本的地址变换机构

    • 进程在运行期间,需要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进行变换,即将用户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换为内存空间中的物理地址,由于它执行的频率非常高,每条指令的地址都需要进行变换,因此需要采用硬件来实现。

    • 页表功能是由一组专门的寄存器来实现的。一个页表项用一个寄存器。

  2. 具有快表的地址变换机构

    • 由于页表是存放在内存中的,这使CPU在每存取一个数据时,都要两次访问内存。

      • 第一次是访问内存中的页表,从中找到指定页的物理块号,再将块号与页内偏移量W拼接,以形成物理地址。
      • 第二次访问内存时,才是从第一次所得地址中获得所需数据(或向此地址中写入数据)。
    • 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将使计算机的处理速度降低近。可见,以此高昂代价来换取存储器空间利用率的提高,是得不偿失的。

5.3 访问内存的有效时间

5.4 两级和多级页表

  1. 两级页表(Two-Level Page Table)

    • 针对难于找到大的连续的内存空间来存放页表的问题,可利用将页表进行分页的方法,使每个页面的大小与内存物理块的大小相同,并为它们进行编号,即依次为0# 页、1# 页,…,n# 页,然后离散地将各个页面分别存放在不同的物理块中。

    • 同样,也要为离散分配的页表再建立一张页表,称为外层页表(Outer Page Table),在每个页表项中记录了页表页面的物理块号。

    • 为了方便实现地址变换,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同样需要增设一个外层页表寄存器,用于存放外层页表的始址,并利用逻辑地址中的外层页号作为外层页表的索引,从中找到指定页表分页的始址。

    • 再利用作为指定页表分页的索引,找到指定的页表项,其中含有该页在内存的物理块号,用该块号P和页内地址d即可构成访问的内存物理地址。

    • 图4-18示出了两级页表时的地址变换机构。

  2. 多级页表

    • 对于32位的机器,采用两级页表结构是合适的,但对于64位的机器,采用两级页表是否仍然合适,须做以下简单分析。

      • 如果页面大小仍采用4 KB即212 B,那么还剩下52位,假定仍按物理块的大小(212位)来划分页表,则将余下的42位用于外层页号。此时在外层页表中可能有4096 G个页表项,要占用16 384 GB的连续内存空间。

5.5 反置页表(Inverted Page Table)

  1. 反置页表的引入

    • 在分页系统中,为每个进程配置了一张页表,进程逻辑地址空间中的每一页,在页表中都对应有一个页表项。
    •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通常允许一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非常大,因此就需要有许多的页表项,而因此也会占用大量的内存空间。
  1. 地址变换

    • 在利用反置页表进行地址变换时,是根据进程标识符和页号,去检索反置页表。
    • 如果检索到与之匹配的页表项,则该页表项(中)的序号i便是该页所在的物理块号,可用该块号与页内地址一起构成物理地址送内存地址寄存器。
    • 若检索了整个反置页表仍未找到匹配的页表项,则表明此页尚未装入内存。
    • 对于不具有请求调页功能的存储器管理系统,此时则表示地址出错。对于具有请求调页功能的存储器管理系统,此时应产生请求调页中断,系统将把此页调入内存。

     

六、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6.1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引入

  1. 方便编程

    • 通常,用户把自己的作业按照逻辑关系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都从0开始编址,并有自己的名字和长度。

    • 因此,程序员们都迫切地需要访问的逻辑地址是由段名(段号)和段内偏移量(段内地址)决定的,这不仅可以方便程序员编程,也可使程序非常直观,更具可读性。

      例如,下述的两条指令便使用段名和段内地址:        

  1. 信息共享

    • 在实现对程序和数据的共享时,是以信息的逻辑单位为基础的。
    • 比如,为了共享某个过程、函数或文件。
    • 分页系统中的“页”只是存放信息的物理单位(块),并无完整的逻辑意义,这样,一个可被共享的过程往往可能需要占用数十个页面,这为实现共享增加了困难。
  1. 信息保护

    • 信息保护同样是以信息的逻辑单位为基础的,而且经常是以一个过程、函数或文件为基本单位进行保护的。
  2. 动态增长

    •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着一些段,尤其是数据段,在它们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数据量的不断增加,而使数据段动态增长,相应地它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也会动态增加。
    • 然而,对于数据段究竟会增长到多大,事先又很难确切地知道。对此,很难采取预先多分配的方法进行解决。
  3. 动态链接

    • 在2.2节中我们已对运行时动态链接做了介绍。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系统只将真正要运行的目标程序装入内存,也就是说,动态链接在作业运行之前,并不是把所有的目标程序段都链接起来。
    • 当程序要运行时,首先将主程序和它立即需要用到的目标程序装入内存,即启动运行。
    • 而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当需要调用某个目标程序时,才将该段(目标程序)调入内存并进行链接。

6.2 分段系统的基本原理

  1. 分段

    • 在分段存储管理方式中,作业的地址空间被划分为若干个段,每个段定义了一组逻辑信息。

    • 例如,有主程序段MAIN、子程序段X、数据段D及栈段S等,如图4-19所示

      • 分段地址中的地址具有如下结构:

  2. 段表

    • 在前面所介绍的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系统为整个进程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

    • 而在分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则是为每个分段分配一个连续的分区。进程中的各个段,可以离散地装入内存中不同的分区中。

    • 为保证程序能正常运行,就必须能从物理内存中找出每个逻辑段所对应的位置。

       

  1. 地址变换机构

    • 为了实现进程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功能,在系统中设置了段表寄存器,用于存放段表始址和段表长度TL。在进行地址变换时,系统将逻辑地址中的段号段表长度TL进行比较。

    • S>TL,表示段号太大,是访问越界,于是产生越界中断信号。若未越界,则根据段表的始址和该段的段号,计算出该段对应段表项的位置,从中读出该段在内存的起始地址。

    • 然后,再检查段内地址d是否超过该段的段长SL。若超过,即d>SL,同样发出越界中断信号。若未越界,则将该段的基址d与段内地址相加,即可得到要访问的内存物理地址。

    • 图4-20示出了分段系统的地址变换过程。

      1. 分页和分段的主要区别

        (1)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

        (2) 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

        (3) 分页的用户程序地址空间是一维的。

6.3 信息共享

  1. 分页系统中对程序和数据的共享

    • 在分页系统中,虽然也能实现对程序和数据的共享,但远不如分段系统来得方便。

    •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2. 分段系统中程序和数据的共享

    • 在分段系统中,由于是以段为基本单位的,不管该段有多大,我们都只需为该段设置一个段表项,因此使实现共享变得非常容易。

    • 我们仍以共享editor为例,此时只需在(每个)进程1和进程2的段表中,为文本编辑程序设置一个段表项,让段表项中的基址(80)指向editor程序在内存的起始地址。

    • 图4-22是分段系统中共享editor的示意图。

    • 页式与段式存储器比较

      页式 段式
      分页由操作系统为内存管理划分 分段由用户设计划分,有完整的意义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 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
      页一般不能共享便于段的共享,执行时按需动态链接装入
      页面大小相同,不能够动态增长 段长不等,可动态增长
      一维地址空间 二维地址空间,段名、段内地址
      往往需要多次缺页中断才能够将所需信息完整调入内存 管理形式上像页式,但概念不一样

6.4 段页式存储管理方式

  1. 基本原理

    • 段页式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分段和分页原理的结合,即先将用户程序分成若干个段,再把每个段分成若干个页,并为每一个段赋予一个段名。

    • 图4-23(a)示出了一个作业地址空间的结构。

    • 该作业有三个段:主程序段、子程序段和数据段;页面大小为 4 KB。

    • 在段页式系统中,其地址结构由段号、段内页号及页内地址三部分所组成,如图4-23(b)所示

    • 在段页式系统中,为了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系统中需要同时配置段表和页表。

    • 段表的内容与分段系统略有不同,它不再是内存始址和段长,而是页表始址和页表长度。

    • 图4-24示出了利用段表和页表进行从用户地址空间到物理(内存)空间的映射。

  2. 地址变换过程

    • 在段页式系统中,为了便于实现地址变换,须配置一个段表寄存器,其中存放段表始址段长TL。进行地址变换时,首先利用段号S,将它与段长TL进行比较。

    • S < TL,表示未越界,于是利用段表始址和段号来求出该段所对应的段表项在段表中的位置,从中得到该段的页表始址,并利用逻辑地址中的段内页号P来获得对应页的页表项位置,从中读出该页所在的物理块号b,再利用块号b和页内地址来构成物理地址。

    • 图4-25示出了段页式系统中的地址变换机构。

七、典型例题

例题一、分页存储器管理方式

  1. 设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编程空间共有32个页面,每页大小为1KB,内存为16KB,若某时刻一用户页表中已调入内存,页面的页号和物理卡号对照表如下图所示,则逻辑地址为0A5CH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什么?当逻辑地址变为1A5CH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页号 物理块号
    0 5
    1 10
    2 4
    3 7

 

  1. 答案

    • 逻辑地址0A5CH所对应的的二进制形式是:,由于页面大小为1KB,即10位,所以逻辑地址的后10表示页内地址,前6位表示该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为2,查询页表可知,得到物理块号为4,即物理块号的物理地址为0001 0000 0000 0000,块内偏移地址为

      • 故可得到物理地址为
    • 同理,对应的二进制形式是

      • 逻辑地址对应的页号为6,而此时页表中没有此页号,出现中断缺页,由中断缺页处理程序将缺页调入内存,然后进行地址转换。

例题二、分段存储管理

 

例题三、连续分区存储器分配

 

 

    
J1:212KB J2:417KB J3:112KB J4:426KB

例题四、页式存储管理

 


本节结束 2019年10月5日

返回目录